陈青云,武侠小说家,台湾鬼派开山掌门,“鬼派天下第一人”。1962年受诸葛青云《夺魂旗》“白骨血旗”的启示,写了《音容劫》之“鬼琴魔音”、《铁笛震武林》之“魔笛摧心”、《剑冢》之“掘墓人”、《鬼堡》之“血骷髅”,从此一发而不可收,大受中下阶层读者欢迎,与当年“正宗武侠泰斗”卧龙生为同一畅销级别。陈青云爱写:主角冷傲独行,邪魔歪道、恐怖血腥、阴森鬼气,想象力十分可观。
陈青云简化了武功的概念,用“功力”一词代之,书中的武学修为综合为一个量的比较,以“金刚不坏之身”、“全身不畏指掌兵刃”等等来描述,虽然常常被诟病为战斗场面乏力。不过换一角度而言,这种做法间接加快了读者的阅读速度,到也有助于突出鬼派的特点。
武功的简化对应的是功力的直接间接比拼,在没有玄幻的时代,陈青云对于武林控制得杂而不乱,主角武功盖世剧情却仍能奇峰横生,自有过人之处。后来的港漫无疑也受到了陈先生的启发。
陈青云作品的人物智商亦往往受到诟病,但必须要指出,书中很多人物忍受了二十年的潜伏,另一个角度看并非缺乏智商。陈先生早期为了营造主角举世皆敌气氛的写法,并不成熟。到了中期,陈先生已经抛弃这种写法,转为以密集的斗智斗勇来展开剧情,虽然由于剧情需要,仍有着部分低智商角色,但对于大局影响并不大。
陈书以“复仇”为宗旨,当年确能独树一帜,但“仇恨”只是控制小说气氛的一方面,陈青云的作品更多体现的还是正义、怜悯、宽恕、公正、仁爱、信诺,不以复仇而滥杀无辜,亦并非以复仇为解决问题的唯一手段,偶有偏激滥杀桥段,亦非作者本意。譬如《黑儒传》一书主角丁浩作为第一代儒侠类角色,即陈先生真实的自我写照,对于第四次武侠革命的发起者孙晓写作卢云这个角色,都有着不小的影响。舆论对鬼派评价较低,并不在开创鬼派的陈青云,而在于模仿者舍本逐末,大量使用魔尊天下、血洗武林之类粗暴残忍的剧情,且许多跟风作被冠以陈青云之名,影响极坏。
陈书的情节大抵有相似之处,主角出场时大都身负血海深仇,而牵引人物常喜隐了身份,以“XX人”自称,他()她)们也成为推动情节的隐藏线索。陈书的层次结构并不好,在人物的安排上往往不注意铺衬,读来常有生硬的感觉,不过陈倒是善用气氛渲染和煽情来掩盖,往往使读者忽略了衔接。陈驳架长篇的能力有限,故其作品篇幅都不长,注重于短篇的格局利用和伏笔的联结,效率极高,虽然并不精致,却富于流畅度,又台词的写作能力十分强大,善于利用台词营造气氛。
陈先生不喜修饰,这点极似其友司马翎,所以他的开头和结局大多显得俗套,甚少有回环点睛,生辉之笔,但他不善结尾却善于收尾,解决悬念的能力乃是一绝,能够利用弱的框架写出很强的故事,这是当代绝大部分武侠玄幻作者所不擅长的。
一言蔽之,陈的武侠不断进步别具风格,想象力奇崛,贡献不可低估,当年销路实是情理之中。
TXT小说下载地址
点击上面按钮进入陈青云武侠小说txt合集网盘下载下载页面